自己的,月亮,你的,人生,你便
提問: 請問怎樣才算是做人干事有自己的原則? 問題補充: 医师解答: 下鄉采訪,單位閑聊,朋友“胡侃”,不時聽到感慨“做人”難、“做事”難。難在哪兒?大家都不干的事,你干,“你比大家能干”? ——你可能成為孤家寡人并由此大丟選票。大家都拿的“外快”,你不拿, “眾人皆貪唯你廉?”——得防著這家伙點。大家都為做“標兵”、 當“優秀”名額而奮力,你不愿角逐而淡然處之,你換來的卻可能不是“高風亮節”而成了“自命清高”的“異數”。諸如此類,多乎哉!如此之難,可不難乎?一位筆者忘年之交的官員,積六十年的滄桑閱歷,發出退休之際的困惑感慨:余乎一生,竟沒有學會怎樣“做事”“、做人”!

“做人”“做事”果難否?愚以為,社會生活之豐富、之復雜,價值標準、是非觀念之附麗于時代而揚棄更迭,令人目不暇接,各種利益關系之相互作用,說難,并不為過——卻實在是一種自造的鐐銬。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,往往不自覺地陷入這樣一個“兩難怪圈”:勇敢地按自己的原則做人,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、做事,不惜與市俗相悖,還是就范于未必準確、正確的“別人評說”,“入鄉隨俗”隨大流兒,不惜放棄“做人”、犧牲“做事”?中國是一個很在意別人說長道短的國度,由此,也永遠有一些人以很在意地評說別人為“第二職業”且樂在其中。人們便總愿意、總希望自己的思想感情、做人做事、生活工作,甚至舉手投足、個人私事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贊許,自無可非議。只是,且不說這種為了別人的“說長道短”而放棄自己做人做事原則的“交易”已很悲涼,更不用說,“道不同不相與謀”,人生百態,層次各異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、價值觀、好惡觀和“人生哲學”,并總愿意自覺不自覺地以自己的是非準繩衡量別人,你想取得眾口一詞的理解與評價,怎么可能?有不理解,才喊“理解萬歲”。理解之相對性,不理解之絕對性,應視為人生常識。讓恨不能鯨吞天下財富為己有的胡長清、成克杰理解和認同為民賣血的孔繁森之境界,豈不滑天下之大稽!乞望賈府的焦大去理解“寶二爺”何以不愛賢淑端莊的寶姐姐而偏愛弱不禁風、又“使小性子”的林妹妹,無疑可笑之極。讓嘴里被塞了馬糞的焦大去評價“林妹妹”,哪里還有聰明絕世的才女!把事實上的不可能做為矢志的追求與企盼,正如水中撈月,一旦發現水中的月亮不是月亮,月亮仍在高高的天上時,始知社會并非“桃花源”,理解人難,被人理解難,無怪乎要慨嘆“做人”“做事”難了。

其實,要說“做人”“做事”不難,也不難。知不可為,何必為之?自造的鐐銬,自己砸碎便是。希望“做人”“做事”被理解、被認可,人之常情。但倘為理解、為個別人的評價而乞盼、而苦惱、而左右、而折腰、而做人做事,悲莫大焉!觀人面而措手足,逆本心而俯就,冺個性而從俗,棄人格以待沽,何談做人做事!既便由此而討得一半杯羹,哪里還有半點滋味!我總以為,國是大政要講策略、有方寸,而區區一個體之“做人”則以去粉飾、多坦誠、少造作為上,不妨“簡單”一點,給別人一個真實、透明、本色的我,一個不必去時時關注在別人眼中形象的“我”。把“理解”做為、也僅僅做為一種希望,一種隨著人的現代化、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、未來意識的增強而不斷強化的希望而已。

如此做人做事,難否?實在說,更難。你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思考、領悟與把握。要有幾分膽識,多一點傲骨,多一些正氣、正直與正義。物欲橫流,你同樣“食人間煙火”,卻要拒絕誘惑,超然物外,做人宜然,做事泰然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你要清清白白、堂堂正正做“大寫之人”,扎實認真、不尚浮華做應做之事。“水流雖急境常靜,花落雖頻意自清”,你便擁有了跨越滄桑后的冷靜、淡泊與清醒,便能隨處做主、立處皆真地御風而行,便會落花有意、流水天性地順于大道,你便步入了一個凜然難犯、百病不侵的“做人”“做事”新境界。自然,你的“做人”未必“盡如人意”,你的“做事”也未必“事事遂心”,但你一定會充實、從容,瀟瀟灑灑,自自然然——世事本就是“豈能盡如人意,但求無愧我心”,“做人” “做事”,你便都無愧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ya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